舞台灯光各灯位及其功能介绍
发表时间:2015-12-05 14:46:37
序号 |
名称 |
定义 |
装置及用途 |
配用灯具 |
1 |
面光 |
装在舞台大幕之外,观众席顶部的灯,有第一道、第二道面光灯,后面的楼厢面光灯、中部聚光灯等也有类似作用。 |
面光是舞台中不可缺少的。主要投向舞台前部表演区(如大幕线后8-10m),供人物造型用或构成舞台上物体的立体效果。 |
多用聚光灯、可调焦距和光圈,少量采用回光灯,并有装置追光灯的可能。 |
2 |
侧面光 |
在剧场楼上观众席两翼所装设的部分灯具,光线从两侧投向舞台前表演区 |
作为面光的补充 |
同面光 |
3 |
耳光 |
分左右耳光、装在舞台大幕外左右两侧靠近台口的位置,光线从侧面投向舞台表演区。 |
与面光相似,呈左右交叉地射入舞台表演区中心,用于加强舞台布景、道具和人物的立体感。是舞台必不可少的光,尤其是可作为舞蹈的追光,随演员流动。耳光应能射到舞台的每个部分。 |
聚光灯、回光灯 |
4 |
顶光 |
在大幕后顶部的聚光灯具,一般装在可升降的吊桥上,也可装在吊杆上,主要投射于中后部表演区,从台口檐幕向后顺序安装为:一顶光、二顶光、三顶光、四顶光; |
投射于中后部表演区,用夹具装在管子上,在所需处定位,也可吊在吊杆上(如跟踪机构),主要用于需从上部进行强烈照明的场合。可分别由前部、上部和后步投射,根据不同时间要求,决定方向、光柱、孔径。 |
聚光灯 |
5 |
顶排光 |
舞台上部的排灯,装在每道檐幕后边吊杆上,形成一排排条灯,成为一排光、二排光、三排光等。 |
给整个舞台以均匀照明,用于表演区或布景,为使照明均匀布置,其与顶光灯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。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舞台灯,开会、报告、演出均需要,一般剧场装3-4排,特深舞台可增加1-2排。 |
泛光灯 |
6 |
柱光 |
在舞台大幕内两侧的灯具,装在“伸缩活动台口”上面或装在立式铁架上,光线从台口内侧投向表演区。按顺序向里可称为二道柱光、三道柱光等。也称为梯子光、内侧光、内耳光。 |
弥补面光、耳光不足。其作用与前两者相似,可更换色片或作追光使用 |
灯的投射距离较近,功率较小,一般用聚光灯、也可用少量柔光灯 |
7 |
脚光 |
装在大幕外台唇部的条灯。光线从台板向上投射于演员面部或照明闭幕后的大幕下部 |
可弥补面光过陡,消除鼻下阴影,也可根据剧情需要,为演员增强艺术造型的投光,弥补顶光、侧光的不足。闭幕时投向大幕下方,也可用色光改变大幕色彩;歌舞剧可用来照射演员下身服装与足部以增强效果 |
采用球面、抛物面或椭球面反射器的成排灯具均匀照明。功率为60-100W或200W |
8 |
侧光 |
在舞台两侧天桥上装的灯,光线从两侧高处投向舞台。天桥由低向高顺序称为可分一道侧光、二道侧光、三道侧光,并有左侧光、右侧光之分,有时也称为桥光 |
照明演员面部的辅助照明,并可加强布景层次 |
聚光灯 |
9 |
天排光 |
装设在天幕前舞台上部的吊杆上,是专门俯射天幕用的灯具 |
作天空布景照明用,设在特制的天幕顶光桥上,一般距天幕水平距离2-6m,因作天空布景用要求有足够的亮度,灯的功率较大,光色变换也要多(4-6色)、色别回路数多,照明要求平行而且均匀。可装为一排、二排,排内还可分上下层 |
泛光灯,要求照明均匀,投光角度尽可能大 |
10 |
地排光 |
设在天幕前台板上,或专设的地沟内,是仰射天幕的灯具。如天幕用塑料,也可将灯具放在天幕后地面上打逆光 |
成排灯具均匀地摆在舞台后面地板上或装在地板沟槽内,距天幕1-2m。用来表现地平线、水平线、高山、日出、日落等。在天空和地平线(水平线)之间用地排灯照明,能显现出“无限距离”的效果 |
泛光灯具,如表现白天、黑夜、早晨、黄昏、四季、云彩变换等,还应使用云灯、效果灯、幻灯等自下部照向天幕 |
11 |
流动光 |
指放在台板上带有灯架,能随时流动的灯具 |
位于舞台侧翼边幕处,目的是加强气氛,其角度可临时调动。灯高约2m,一般功率较大。从侧面照射演员,如太阳光照射一样。因此,需在舞台两侧靠边幕处设置一定数量的插销,装在舞台地板内,并加盖 |
采用聚光灯、回光灯、柔光灯等 |